【市場回顧】為什麼買基金總是賠錢 ?

圖片來源 : Pixabay


 “投資一定有風險,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”,這句話你一定聽過或是看過,通常在金融商品的介紹頁面最下面會有文字警語,如果是影音廣告的話通常會快速地唸過去,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句話,但往往在選擇投資工具時,忘記這句話。

基金的過去歷史績效,真的和未來的表現沒有關係嗎?

從研究與數據的實證,這完全是肯定的。

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U.S.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,簡稱SEC)在它們官網就說明此事 : 「今年表現最好的共同基金不一定會成為明年表現最好的基金。一隻基金一年的表現好於平均水平,而第二年的表現平庸或低於平均水平的情況並不少見。」

儘管行銷文件上有這樣的警語,但我們一般人在決定是否投資基金時,最終都還是以過往報酬率為考量,買股票我們會想追最近漲很多的股票,買基金我們會想買過去績效很好的基金,但通常最後都沒有好結果。

過往績效 ≠ 未來表現?

美國學者Cornell於2017年發表一篇關於基金績效持續性的論文,他做了以下實驗 : 研究美國資金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共同基金,挑選過去3年報酬最好的前10%的基金,每3年調整基金部位,賣掉績效變成不好的基金,並再次買進最新排入前10%的基金,如此一直不斷執行,數據回測時間為1994年到2015年。

這樣的操作實驗在學術圈稱為“贏家策略”,也就是買進表現最好的投資標的。另外,他也同時執行了“中庸策略”,將買進前10%表現最好的基金改為買進中間10%的基金,還有執行“輸家策略”,即買進表現最差的10%基金。

結果顯示,“贏家策略”的投資報酬最差,“輸家策略”的投資報酬最好,而且比“贏家策略”的投資報酬每年優於2.28%,如果將樣本擴大到資金規模低於10億美元的共同基金的話,結果也雷同,“輸家策略”的投資報酬明顯優於“贏家策略”。

關於基金績效的持續性,美國標普指數公司(S&P Dow Jones Indices)每年都會做這方面的研究,研究的結果與學術文獻差不多,當年度表現好的基金未來的表現是無法持續,而且可能成為明年的輸家,當測試的時間越長,基金好表現的持續性越差。

下圖呈現美國2016年表現排名前50%的美國國內股票基金,在2017~2020年持續維持排名在前50%的比例,淺藍色為按照常理,應該每年都會有半數的基金在下一年度持續維持在50%,但實際上到2017年的時候,僅有21.4%的基金持續在前50%排名,到2020年時,當時排名前50%優秀的基金僅4.8%的基金還留在前50%的排名,從這裡就可以看出,時間越長期,基金表現的持續性越差。


另外,下圖呈現的是各種類型的美國基金的報酬持續性,結果也是呈現一致。

於2015年~2017年排名在前1/4的基金,在後3年(2018~2020)僅有38%的基金持續在前1/4排名,剩下的62%早已排名後段班,表示績效不怎麼樣,因此,為什麼過去報酬很好的基金在你買進以後,總是報酬不怎麼樣,這裡就可以看出端倪。


不只美國的基金有這個問題,歐洲的基金也有這樣的問題,隨著統計的時間拉長,報酬排名越好的基金,也就是上述實驗中的“贏家策略”,往往在後續幾年的表現會令人失望,這也是為什麼“輸家策略”會勝過“贏家策略”,但違反人性,很少人這麼做。


過去的報酬僅供參考,過去績效不能代表未來表現,這句話早已告訴投資人,投資不是考試,不是過去考試都考100分的神童,未來就會一直考100分,看分數選基金最終是失敗的。

而許多基金評分網站也將績效做為重要評估指標,所以評分越高的基金通常之後的表現也不怎麼樣。


投資是有真實力還是運氣?

這個問題我沒有標準答案,是否有100%真實力的投資人呢 ? 還是通常都是運氣好 ? 從上述的一些數據和研究應該有比較明顯的方向。

為什麼基金的好績效無法長期持續 ? 原因可能是資金規模、基金費用、經理人換人或是運氣,不論是什麼原因,總之看過去報酬去挑選基金早已被證實不是好方法。

也因為基金的報酬無法長期有穩定表現,許多投資人紛紛選擇ETF,穩定跟隨大盤報酬表現。


『整體情況會變得更糟糕,由專業人士所操作的基金,績效會越來越差。投資人最好的選擇應該是把錢放在指數型基金(ETF)。』--Peter Lynch(彼得‧林區,美國麥哲倫基金傳奇操盤手)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
你的按讚、追蹤與分享是我的原動力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