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原則】你必須知道的基金內含費用

圖片來源: Pixabay


投資成本永遠是所有投資人最在乎的一個議題,簡單來說,我們買東西都會貨比三家,比較一個最佳CP值的商品,才會決定下訂單,所以價值與價格是一個比較出來的結果,多數人可以接受一個價格高,但價值也相對優質的產品。

投資成本高的商品,若不能產生相對較好的報酬率,這樣的商品不會是你應該擁有的。

因此,大家在投資之前,必須清楚自己的投資成本,投資成本不僅只有表面的交易手續費,更有可能有內含成本(又稱“內扣費用”),台灣的金融業者習慣不同,不一定會一覽無遺的在產品介紹頁面大大顯示所有內含成本,你需要找厚厚的“公開說明書”或是網站上非常不明顯的角落,才有機會瞭解費用有多少。

買賣股票有手續費和稅的成本,買賣基金則有產品本身的內含成本加上手續費成本。


基金整體費用

你可以到投信投顧公會或是基金資訊觀測站查詢。

大家買的共同基金,裡面一定都有“經理費”,因為背後是由基金經理人辛苦幫你操盤,所以他們會收取費用,只是這個費用是內扣的,從共同基金的“淨值”扣除,所以你會完全沒有感覺,但卻是傷害你投資報酬率的吸血鬼。

基金整體的費用 = 交易手續費 + 交易稅 + 經理費 + 保管費 + 其他費用 

(你的理專可能也不知道他賣給你的基金費用每年到底是多少~)



所以,你買的共同基金不是只有“經理費”,還有其他費用在裡面,如果某位經理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績效排名,從事更多的交易行為,基金周轉率提高(白話:轉換標的的買賣次數增加)使得交易手續費與交易稅增加,所以當年度該檔基金的整體費用也會跟著增加,投資人的投資成本不知不覺提高。

但是基金的報酬率有沒有更好呢?  不一定~

別忘了,每年擊敗市場的基金經理人只有25%,更多經理人是落後整體市場報酬,你以為的投資有獲利,事實上你是輸給平均值,你就是買到了CP值不對等的商品,高成本沒有幫你實現高報酬。

基金整體的費用還不包含銀行、基金公司、基富通、鉅亨網等銷售通路的買賣交易手續費,因為他是外扣的,買賣交易時額外收取,即使現今的交易手續費非常低廉,有時候還有促銷0手續費,讓投資人非常開心,但實際上這些銷售通路根本不怕賺不到錢,因為上述的基金整體費用才有可能是主要獲利來源,基金公司會與他們分潤。


台灣境內基金的整體費用

下載連結:  2020年台灣境內基金整體費用

2020年台灣境內基金平均費用為1.77%,最高的費用高達4%~10%,多數為台灣股票型基金,而最低的費用為0.1%~0.5%,多數為貨幣市場基金、債券型ETF與0050、006208、00692 ETF,單純看傳統共同基金的費用,股票型基金介於1.5%~3.0%,債券型基金介於1%~2%。


共同基金的內含成本一直是許多人批評的項目,成本這麼高的情況下,要擊敗大盤實然不易,2020年台灣股票型基金僅有25%的經理人擊敗大盤(加權指數),投資成本不但侵害你的報酬,更侵害你的長期財富。

基金研究權威機構Morningstar(晨星)研究顯示: 共同基金的報酬好壞,最重要與最具有科學相關性的因素為“內含成本”,也就是我們剛剛一直強調的“基金整體費用”,其餘過往報酬率表現或是星級評等都不是太重要。


美國基金的整體費用逐年調降

相較於台灣,美國基金的整體費用有個特點,隨著時間與規模越來越大,會調降他們的整體費用。

這是非常合理與能夠想像的,畢竟管理技術的成熟、研究成本的降低與規模的擴展,理應有規模經濟的回饋,讓更多投資人受惠。


但台灣的業者並沒有相同的模式,某些基金的規模持續擴大,但基金的整體費用依然不變。

投資上的CP值非常重要

投資成本就像水蛭一樣,慢慢地吸取你的鮮血,沒有感覺也不會發現,但卻後悔莫及。

成本高低是投資人永遠要注意的議題,畢竟買到CP值不好的商品,你不管多努力,都不會有太好的成果。

選擇比努力更重要~

透過本篇文章,希望你搜尋一下自己投資的基金費用是否合理,去年有沒有幫你擊敗市場,如果沒有,表示CP值不高,不如選擇低成本的市場大盤型 ETF,簡單又輕鬆。


『你可以將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但前提是你能控制籃子裡會發生什麼。』--Elon Musk (馬斯克,特斯拉執行長)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
你的按讚、追蹤與分享是我的原動力: